首页>行业 > 快讯 >
专线物流企业开始频频“暴雷” 谁在逼专线“跑路”? 2020-01-09 13:50:16  来源:运联传媒

[ 亿欧导读 ] 跑路事件不再是集中爆发,而是“慢慢流血”。每起事件的发生都牵扯到一大批物流链条上的从业者,尤其是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出事,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务上的纠纷,更重要的是对行业的伤害。

专线物流,专线物流,跑路,零担,ETC,价格战

图片来自“123rf.com.cn”

7 月份,河南一家物流跑路事件,再次让“跑路”、“代收货款”等热词出现在网络上,每一起跑路事件,都给专线领域带来一段时间的信任危机。

而事实上,这已不是今年第一起跑路事件,甚至不是河南省的第一起跑路事件,专线物流企业开始频频“暴雷”,行业进入了挤出阶段。

如果百度搜索“物流跑路”关键词,可以看到今年专线跑路案例开始不分时机,专线随时有跑路的可能。

随时在“跑路”

今年以来,陕西、北京、安徽、湖北、河南、广州等地都出现过专线跑路事件。“跑路”二字以及跑路视频曾多次出现在物流人的朋友圈里,相比于两三年前,专线跑路的事件数量在下降,但频率似乎高了起来。

通过搜索物流跑路,回顾过去几年发生在行业内的跑路事件,可以发现今年的跑路呈现了几大特点:

不分时机。

以往,专线跑路时间多集中在年终或者园区搬迁拆迁的时间点,这两个时间点的特点一个是要集中放款,一个是趁乱跑路。而从今年的专线跑路来看,1、2、3、4、5、7 月份都出现了跑路时间,跑路不再分时机,有的专线甚至前天还在收货,今天就突然关门了。

不分大小。

从卷款跑路的金额上来看,从几十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企业规模甚至都不能成为评判其信誉度的维度。

不分老少。

在跑路企业中,有些是成立7年的企业,比如京昌物流,业务覆盖湖北全省;有的保持较高的增长,比如河南东阳物流,业务年增速达40%- 50%,拥有 90 多家分公司。当然也有一些年轻的公司,有些专线甚至刚刚成立几个月,就卷款 60 万元跑路。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健身房、理发店等行业内的「商业模式」,不同的是由于物流行业较低的准入门槛,较大的客单价,让这种「商业模式」在物流行业运行起来似乎收益更大。

品牌知名度也不再是评判标准。

可以看到,跑路事件不再是集中爆发,而是“慢慢流血"起事件的发生都牵扯到一大批物流链条上的从业者,尤其是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出事,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务上的纠纷,更重要的是对行业的伤害。

都是“被逼的”

成本上涨、经营不善、资金断裂、挪用货款、拆迁搬家、突发事故、政策导向等等,每个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压倒专线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在他们的口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是“被逼的”

首先,看大形势。

从 2015 年开始,专线团队开始了一轮为时两年多的走访,访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物流园区,走到哪里,市场冷的声音就传到哪里。而在行业开始整合之前,专线企业就开始自我救赎,进行了多次的联盟整合试验,失败者众多。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经营乏力的时候,企业就已经在开始找组织了。2018 年是一个集中爆发的时间点,零担网络的战场打到了大票零担,三志、聚盟、德坤、运派等平台加快跑马圈地。这个过程中,专线不是被动整合,而是主动找组织。

第二,看行业竞争。

大票零担成网的过程中,平台打架,就会有人遭殃。当平台用规模效应去打市场的时候,无论从服务上还是价格上,都给中小专线很大冲击,所以中小专线一边对平台咬牙切齿,一边又期望加入平台求生存,一边吐槽一边真香。

第三,看经营者。

相信很多人听过这句“小时不读书,长大干运输”的俗语。低准入门槛让物流行业鱼龙混杂,比如一些老板染上了赌博、吸毒等不良嗜好,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挪用客户的货款挥霍,一旦无力偿还后便选择溜之大吉。

另外也有一些经营者,为谋求新的利润源瞄上了代收货款,打时间差,在盲目扩张规模,或是投资副业失利情况下,导致资金链断裂。

第四,看企业自身。

“专线强不强,全看老板娘”也是专线领域一句俗语,许多专线老板娘扮演着财务的角色,能管住钱。这使得专线老板不至于由于赌、毒拖垮公司,但这另一方面也反映着行业缺乏专业人才以及成熟的管理机制。

夫妻老婆店更多的是生意人,或许还能从单车盈利状况决定要不要做这单生意。而当专线发展到中小规模时,人员、场地、油、ETC、代收货款等因素糅合在一起,尤其是代收货款的数字往往蒙蔽着经营者对自身盈利能力的判断。这对财务的管理提出系统性的、专业性的要求,而这些往往是“家族式”管理下的专线难以补齐的短板。

所以说,市场格局、价格战、经营者能力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作用下,筛选一批、打倒一批,还有一批自己作死,专线领域开始挤人了。

企业破产时最大的问题就是资不抵债,此时经营者面临着赔付与跑路的选择,一个关乎能力问题,一个关乎道德问题。

跑路事件对整个行业的从业者都是一个警醒,如今业内有了更多的选择,经营者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果由于价格战、企业管理或者是经营者能力造成生存压力大,这个时候不能管好自己,就接受别人的管理,选择被整合而不是独自打拼也是一种结果。

而事实上,政府监管与惩罚的缺失,让“跑路”的成本极低,使得这种选择依然占据大多数。对于专线跑路你怎么看?这种现象到底应该如何制止?

关键词: 专线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