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 > 快讯 >
快运行业门槛逐步提高,巨头对抗之下,“新秀”还有没有机会? 2020-03-16 14:42:45  来源:运联智库

快运行业门槛逐步提高,巨头对抗之下,“新秀”还有没有机会?

快运  货运,快运,快递服务,物流+

图片来自“123RF”

“修正快运”这一背靠修正药业的零担企业,从一开始就带着“名门”的光环。

去年8月,“修正快运”高调杀入零担市场,发布“修橙正裹”品牌。彼时,无论是从其1个亿的注册资本,还是从那句“全国24小时送达,刻不容缓”的口号,以及“不收加盟费、不包仓、不罚款”的招商策略,“三年成为100亿元级智慧供应链企业+网络的产值,五年成为国内一流的智慧供应链实体网络,十五年成为世界一流的智慧供应链实体网络”的品牌目标,“修正快运”的高调入场着实在零担快运业内激起过不小的波澜。

然而,“修正快运”还没有走过自己的第一个“三年”,便遭遇停摆风波。

近日,运联智库从企查查获悉,“修正快运”大股东“修正发展(吉林)股份有限公司”退出;同时,企业名称由“修正快运股份有限公司”改为“裹然速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调亮相到如今陷入停摆风波,“修正快运”经历了什么?

裹然速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停摆

2020年1月中旬,融资未果,华东华南多处主分拨因为欠薪被堵。这不是“修正快运”第一次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问题先从拖欠员工工资说起。

被执行人

(更名前“修正快运”已涉及三起“被执行人”案件,来源:企查查)

知情人士透露,自去年8月份“修橙正裹”品牌高调宣发近一个月后,就一直是欠薪状态。这期间,外界也曾多次传出大股东修正撤资的消息。

随着一线员工、分拨的欠薪问题日渐突出,1月初,“修正快运”的总裁办发布了一则通知。通知称,“1月6日完成正常员工的9、10月剩余薪酬的统一发放和离职、仲裁员工的基础工资的发放;1月15日完成正常员工的11月、12月薪酬的统一发放。”而这张声明并没有人再去相信。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公司层面曾两次发布解决问题的“相关声明”,但都没有兑现,导致之后再发布的声明也就没人相信了。

“大家的信任都被透支了,所以爆发了大量员工仲裁。事实证明,这份声明也确实不可信,好多员工入职以来一分钱工资都没拿到,有些一线分拨的基层管理者过年都没有回家。因为没有路费。”知情人士告诉运联智库。

如今,“修正快运”总部大门上已经贴上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的封条,日期为2月28日,也是在这一天,“修正快运”进行了企业名称和股权变更。

修正快运

更名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月28日,“修正快运”企业名称由“修正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裹然速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裹然速运”);股权变更信息显示,大股东“修正发展(吉林)股份有限公司”退出,目前创始人史大兴为大股东,持股比例40%。

现今“裹然速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

(现今“裹然速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来源:企查查)

事实上,“修正快运”成立之时史大兴同时还成立了数家公司,并以“修正快运”的名义对外投资了多家公司。

企查查信息显示,“裹然速运”关联动态中,2月28日至今,史大兴关联企业发生多起工商变更,史大兴成为“开化畅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浙江速翔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开化车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此外,史大兴本人也有“被限制高消费”的标签。

被限制高消费

紧接着,3月1日,“裹然速运”对内发布股权变更与恢复运营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自去年12月24日暂停运,目前在积极筹措资金和落实新股东进入,预计3月底完成;同时,受疫情影响,公司将于4月1日恢复运营。

公告.jpg.jpg

概念

在如今厮杀进入白热化的零担快运领域,头部势力的虹吸效应加强,二线快运都逐步被挤出市场。这种情况下,对于想要在零担快运市场有一席立足之地,尤其是从 0 起步的新进入者,无论是资本层面还是市场竞争层面,都需要一定的差异化策略。

“修正快运”高调进入零担快运领域时,除了有着“修正”这一大股东背书,还“借风”于两个当下较火的概念——单元化运输和高端市场。

这一点从其对外口号就可以看出。“全国24小时送达”,是希望通过单元化运输,减少中转次数,提高流转效率、装卸效率,以带来整体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而“修正快运”聚焦的电子数码、医疗器械、食品生鲜、精密仪器、保健品等利润相对可观的行业,看上去“不拼价格、不拼吨位、不拼网络”也能具备可观的收益。

然而,至今这个搅局者并没有搅动这个市场,反而自己却被搅得团团转。

无论什么样的概念,随着零担快运领域头部格局逐渐形成,行业依旧处于“看数字”的时代,短期内仍然是规模与资本的游戏。

从货量规模上来看,随着中通快运、顺丰快运等“新秀”的货量快速增长并突破万吨,“万吨俱乐部”的玩家里已经有德邦快递、安能快运、百世快运、壹米滴答、顺丰快运、顺心捷达、中通快运、跨越速运等,头部企业的规模进入指数型增长时代,货量规模的门槛在逐渐提高。

2017年起快递企业纷纷跨界快运,至今3年多的时间里,中通快运勉强算得上是排上名号。业内常讲“无网络不零担。”没有规模基础的情况下,想要从高端市场切入快运领域,势必面临着网络和成本的双重考验。

另外,从资本层面来看,像顺丰快运、中通快运这样快速跑出来的“黑马”,也都是背靠上市公司,有着充足的子弹;而快运行业内,从今年壹米滴答、安能的融资情况来看,都已经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级别的对抗。

如今,大股东撤资、品牌背书收回、资金链紧张、人心散,再加上一季度的疫情影响,对“修正快运”而言,靠着概念和一纸公告,4月1日到底是“愚人节”还是如期复工日,仍然是个未知数。

关键词: 快运业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