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流传了一份新晋院士的名单,共六十名,其中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友共有12位,占了两成,引起了舆论极大的关注。中国科大超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固然令人惊叹,而公众对院士群体的关注热情,也丝毫不亚于对明星大腕的追捧。
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在田间工作
院士制度的简单介绍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更高称号,也是一项终身荣誉,分为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两类。院士制度的前身是学部委员,院士群体中有一大批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学家:钱学森、华罗庚、袁隆平、潘建伟、施一公、曹雪涛等等。院士群体是我国的最强大脑,也是科研战线上立马横刀的先锋大将,更是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将五星红旗插上科学高峰的主攻手。
院士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中叶,法国最早建立院士制度。此后,其他国家纷纷仿效法国,成立科学院,聘选院士。
我国的院士制度最早可追溯至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开始时其成员称为“评议员”。1946年,中央研究院决定建立院士制度,1948年评选出了最早的一批院士。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酝酿建立学部制,1955年,中国科学院正式宣布成立学部,聘选学部委员。1993年10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决定成立中国工程院。自1997年起,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同步进行每2年一次的院士增选。
院士是更高学术荣誉,如果将其放在古代的科举制度下,大概相当于哪个级别呢?
由于院士巨大的社会声誉,首先让人想到状元,再不济也是榜眼、探花。
在古代的科举制度中,状元、榜眼、探花依次是殿试的前三名。而院士的增选,每两年选一次,人数一百多人。显然,单就入选比例来说,古代的状元比院士要高出一大截。
真要比较的话,古代的状元,其实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更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国家更高科学技术奖,虽然每年评一次,但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先后于2004年、2015年出现过空缺,这才是现今科技制度下的状元。获得更高科技奖的人,不仅仅是大科学家,更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德艺双馨、民族脊梁是他们一生的真实写照。我国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两位重量级爸爸,氢弹之父于敏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都是国家更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值得指出的是,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虽然不是院士,但却是2016年度国家更高科技奖的得主。
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院士
既然状元比院士的影响力高,那么我们就只能接着往下看,在此之下则是进士。
古代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所谓乡试,可不是乡镇级别的考试,而是省考,选拔一省更优秀的人才,考中即为举人。中了举人之后,才能入京参加会试。会试三年一考,相当于国考,考中者则为贡士。贡士的录取人数,得看大小年,一般100~400人不等。贡士则可以参加金銮殿皇帝主持的殿试,这可能类似于中央组织部举办的选拔性考试。
庆幸地是,殿试只排座次,不再刷人。凡参加殿试者,都可以称为进士,但进士分为三等(三甲)。一甲共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称之为进士及第;二甲一百人左右,称为进士出身;三甲也有一百多人,称为同进士出身。所谓同进士出身,也就是勉强也算进士出身的意思。
就算是三甲的同进士出身,也很不容易中。道光年间有个叫曾国藩的同学,天赋不可谓不高,读书也不可谓不刻苦,乡试中举以后,会试一共考了三次才中。而在殿试中,曾同学发挥正常,排名为三甲第四十二名,也就是说,我们的曾同学是同进士出身。这也算光宗耀祖的一件事了,于是湖南湘乡老家将一块“进士及第”的牌匾给挂了起来,在亲戚中出出风头。曾同学知道后,赶紧让家人将牌匾取了下来,毕竟,同进士出身和进士及第还是有区别的。
同进士出身的曾国藩同学
院士群体两年一增选,每次入选一百多人;进士三年一会考,每次录取100~400人不等,这样看来,院士还真和古代的士进士群体相似。古代的进士群体,除了少部分外放做地方官以外,大部分一开始还是会留在京城的机关部门工作,比如去翰林院当庶吉士。这些工作包括一些文献整理,也包括一些文书起草以及建言献策,这一点倒是和今天的院士差不多。院士群体虽然享受副部级待遇,但毕竟属于荣誉称号,有影响力,但没有实权,但通过院士大会等活动,是可以给中央建言,进而影响行业规则制定的。可以说,院士群体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重要的规则制定者。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心里嘀咕了,像普通的大学毕业生相当于科举制度中的什么呢?
至少也得是个举人吧?不,举人是乡试的优胜者,相当于省考的前一百位,这是个什么水平呢,放在高考,在绝大多数省份是可以上清华北大的。但是,举人的含金量远远高于普通的北大清华毕业生,举人可以直接做官,而且可以和当地的父母官攀交情,社会和政治影响力远非应届大学毕业生可比。对于三代贫农出身的范进同学,在屡战屡败之后终于考上举人,一时间情绪失常,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应该说,举人差不多相当于现在各地方省直或市直机关的定向选调生。
按现在的大学录取率,普通的大学生放到科举制度下,最多也就算个童生,识点字,多少算个读书人罢了。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读书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很可能是更好的一条出路,尤其是对于普通人家的小孩而言。在古代,中不了进士,混个进士出身或者同进士出身不也挺不错嘛,再不济,混个举人不也可以改变命运么?而在今天,能评上院士的人,固然万中无一,但考一个不错的大学从而在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则是人人都可以争取的。总之,别把童生不当读书人,也别把大学毕业生不当知识分子。
- 袁隆平什么级别待遇?院士是什么级别的学位?
- 下降头什么意思?降头真的存在吗?
- 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几月几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哪一天?
- 哀家是什么意思?太后自称哀家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 环球快播:内蒙古540类证照实现电子化企业群众办事方便快捷
- 福建福州——全天值守 快速回应诉求
- 履责与时代共振,外企社会责任的三星样本
- 美国30多年里逾百万人遭枪杀
- 环球热头条丨美国暴力事件多发 舆论称美监狱系统“崩溃”
- 微动态丨外交部:美方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核政策 停止破坏全球战略稳定
- 百事通!【世界说】美媒:在控枪问题上愈发分裂 美国枪支暴力陷入恶性循环
- 环球快资讯:热评丨666!中国空间站定格这一历史性时刻
- 极具“侵略性”的Temu,如何再造一个拼多多?
- 世界观热点:中创新航一审被判侵害宁德时代专利权,赔偿263万;小鹏汽车推出2022年国补限时保价政策 | 36氪新能源日报1130
- 海外New Things | 人工智能赋能药物发现,「Biorelate」获650万英镑A轮投资
- 【天天新视野】三天卖五千万,汪小菲麻六记爆红背后的三个真相
- 县城咖啡店最高日销50杯,赚钱吗?
- 资讯:低温雨雪冰冻黄色预警!10个市州将现雨凇或积雪
- 焦点!浙江力诺:预计未来新工厂产能能满足公司15亿元生产产值需求
- 环球今亮点!小鹏汽车第三季度营收68.2亿元 比亚迪将于明年在墨西哥销售电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