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3没有屏下指纹解锁
据相关消息,解锁屏下指纹只是消费者的一厢情愿,iPhone 13系列只支持Face ID。如果苹果想重启Touch ID,估计要等iPhone 14系列。
根据最新的说法,iPhone 13系列只是iPhone 12系列的一个小变化款。主要升级点是处理器、摄像头和屏幕,高配版iPhone 13 Pro和13 Pro Max将支持120Hz刷新率。不过对于iPhone 13的功能,消费者最期待的肯定是Touch ID的回归。
从2020年开始,在疫情的影响下,我们不得不戴口罩,因为戴了口罩之后,iPhone的Face ID不能用,在外出时只能输入密码解锁,非常不方便。再看安卓手机,可能人脸解锁没那么安全,但是还能用,还有屏下指纹解锁,完全不影响用户体验。
考虑到用户体验,苹果也推出了Apple Watch来解锁iPhone,但并不是每个iPhone用户都有一个Apple Watch,大部分用户还是只能输入密码。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屏下指纹的呼声越来越高。
苹果并非没有技术来实现屏幕下指纹,相反,苹果申请了许多与屏下指纹相关的专利。更重要的是,从iPhone12系列以来,苹果手机已经成为OLED屏幕的标配。重要的是要知道,苹果的硬件质量是最高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在屏幕下面加个指纹影响不大,是否可以说iPhone迟迟不上屏下指纹,是为了推销Apple Watch?
当然,iPhone 13系列也有好消息。天风国际公司的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今年将一反常态,iPhone 13系列比iPhone12系列更便宜。此外,郭明錤还表示,为了满足今年用户对大屏幕手机的需求,除了顶配版iPhone 13 Pro Max,可能还有一款起售价不到6000元的6.7英寸机型。
屏下指纹解锁是什么原理?
由于全面屏概念的普及,传统的指纹解锁无论是正面刮按解锁还是背面解锁都会影响手机等智能设备的外观。指纹识别需要一个指纹采集窗口,必然会影响屏幕比例,于是屏幕下的指纹就产生了。
屏幕指纹识别技术,也叫隐形指纹技术,是通过屏幕玻璃底部完成指纹识别和解锁过程的新技术。主要采用超声波、光学等穿透技术,可以穿透各种材料,达到指纹识别的目的。
所谓屏下指纹是指在屏幕下方完成的识别技术,手指不接触指纹模块。
最受青睐的技术是超声波指纹识别,它可以真正在屏幕下直接在屏幕上解锁指纹,不需要背面指纹传感缺口和正面指纹传感装置,甚至可以在水下实现指纹解锁过程。
1、屏幕指纹识别可以大大提高屏幕比例
目前手机、指纹锁等设备推广的综合屏是指屏幕比例在80%以上的设计,其实很少有手机符合这个比例的要求。即使屏幕比例是80%,也只是比较全面的屏幕,指纹识别还是会占据一部分面积。当然背认是比较折中的解决方案,但是在操作上是反人类的,也影响了一体化设计,操作体验也不好,不符合未来工业设计的要求。
因此,屏下指纹识别可以进一步增加屏幕的比例,促进全屏的真正普及。
2、操作更卫生
屏幕下的指纹识别不需要触摸指纹模块,不会留下指纹痕迹和油渍。可以大大降低手指污垢、油脂、汗液对解锁的影响,使指纹解锁更加卫生。
更卫生的操作模式也是屏下指纹技术的一大特色。
3、识别更稳定
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传统的指纹识别由于受到油污、污垢、障碍物和极端环境的影响,在指纹识别过程中存在偏差,容易失败,而屏下指纹识别有望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渗透识别技术,即使在水下也能完成识别过程,可以在多种使用场景下正常使用。
关键词: iPhone13没有屏下指纹解锁 屏下指纹解
- iPhone13没有屏下指纹解锁 屏下指纹解锁是什么原理?
- 半仓是什么?全仓亏损会平仓逐仓么? 世界热推荐
- 跨境电商突破2万亿规模,何志涛与新蛋用心深耕跨境发展
- 焦点关注:青少年网球训练计划怎么写?青少年足球训练计划范文来了
- 世界今日讯!迎战夏季“尖峰时刻” 电网使劲
- 【环球播资讯】基金如何操作才能赚钱?如何买基金稳赚不赔
- 全球球精选!西平县焦庄小学举行成童礼暨六年级毕业典礼
- 驻马店车务段圆满完成端午假日旅客运输任务 世界热资讯
- 全球观热点:11只叶飞概念股暴跌是怎么回事?遇到股票暴跌该怎么处理?
- 叶飞概念股暴跌咋回事?概念股的意思是什么?
- 如果对方不配合的话 白羊男也不会跟对方继续?|消息
- 快报:绵山在山西的什么地方 绵山属于什么山系?
- 联盟fps不稳定怎么办? 笔记本玩lol掉帧厉害怎么解决?-环球资讯
- 为小份菜再添一把火
- 远红外指的是什么?远红外的产生方法是什么?-环球观天下
- 天天新消息丨股票申购新股需要什么条件?打新股有什么技巧提高中签?
- 端午假期江苏共接待国内游客1881.26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191.18亿元
- 环球热消息:ipo与上市的区别是什么(公司要达到什么要求才能上市)
- 燃气泄漏时,应当这样避险!-快资讯
- 高温持续 各地采取措施积极应对